你好!
(一)松苗立枯病
此種病害發作在1-2年生嫩芽上,也有發作在3年生大苗上的,但以一年生的發病率最高。病害癥狀跟著苗木孕育時日增加而變革,普通表示出以下四種范例:爛芽型立枯病、猝倒型立枯病、莖葉腐朽型立枯病和根腐型立枯病。
惹起嫩芽立枯病的病原菌重要是絲核菌、尖孢鐮刀菌。一般說來,土濕低溫時,絲核菌多、泥土干枯,氣溫高時,鐮刀菌多。嫩芽被害后,經幾小時就發病,因此污染飛快。出苗后發病時用藥防治:30%蘇化911粉,每畝用藥量0.75公斤作藥土,撒在苗床面上,或每畝用30%蘇化911乳油720毫升加水250-500公斤,或新吉爾滅1:5000倍也行。次次施藥10-30分鐘后,噴凈水一次,洗掉葉上藥液,免除藥害。
(二)油松球果螟
在章古臺地區,1年1代,每年5月,越冬幼蟲開端破網而出,大都起首進來雄花序,然后進來嫩梢和2年生球果。
藥品防治:幼蟲搬動損害時期噴40%樂果乳油400倍液,或50%敵百乳油100倍液或90%晶體敵百蟲300倍的液體或80%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或20%蔬果磷乳油500倍液。成蟲呈現后,每隔7天噴1次6%可濕性六六六200倍液。別的,也可在蟲產卵時期施放赤眼蜂,每公頃放蜂15萬頭閣下。
(三)松梢螟
在章古臺地區,1年兩代,以差別齡期幼蟲在樹梢內蛀成蟲道越冬,少數幼蟲在樹干皮下越冬。防治方法同油松球果螟。
(四)松縱坑切梢小蠹蟲
樟子松、油松等皆受其害。重要損害松梢和康健樹干基部,并且病腐木、枯立木、風倒木微風折木則受害更甚。防治方法除堅持林地衛生外,噴六六六粉劑。
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
樟子松主要病害有銹病、根腐病、煤污病等,可于冬季噴灑泣爾多液l-2次予以防治。蟲害有介殼蟲、紅蜘蛛、蚜蟲等,可以人工捕捉刷洗或用農藥防治。同時要注意通氣透光,盆土不宜過濕,以利于防治病蟲害。栽培五針松,如養護不當,易遭受葉枯病、松落葉病、松梢螟、介殼蟲等病蟲危害。如發現葉枯病、松落葉病,應及時清除病葉,并噴灑5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800倍液;發現松梢螟、介殼蟲危害梢尖和食害針葉時,可用80%敵敵畏乳油加水1000倍噴灑防治。
樟子松葉枯病:該病害是由溝小散斑殼菌引起的傳染性病害。據資料,發病率達90%以上,感病指數達60以上。它導致樟子松針葉枯黃早落,遠看整個林地似火燒狀,病葉提前脫落,樹木生長衰弱,引起次期害蟲為害,使已開始結實的樟子松母樹停止結實乃至整株死亡。病害一般先發生在一束針葉中的一個針葉上,嚴重時兩個針葉同時發病,少數針葉上有幾個侵染點,浸染點產生退綠變淡黃色斑點,逐漸擴大并溢出松脂。由于侵染點處組織壞死,病部往上逐漸枯黃,病斑繼續向葉基部發展,但在葉基部常常保持綠色。5月上、中旬在針葉表面產生梢突起、淡褐色的條狀斑,為病原菌的子囊盤。生物防治中,發現松生殼蠕孢菌對該病害的子實體有抑制作用。樟子松葉枯病為近期發生的新病害,其防治方法有待于進一步研究。
你好,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:
(1)松苗立枯病:每畝用30%蘇化911乳油720毫升加水250-500公斤噴灑。
(2)油松球果螟:幼蟲轉移危害期間噴40%樂果乳油400倍液,成蟲出現后,每隔7天噴1次6%可濕性六六六200倍液
(3)落葉松毛蟲:幼蟲食葉期噴松毛蟲桿菌,成蟲期設黑光燈誘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