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漆器價格在800萬以上。明清漆器分為14類,有一色漆器、罩漆、描漆、描金、堆漆、填漆、雕填、螺鈿、犀皮、剔紅、剔犀、款彩、熗金、百寶嵌等。一色漆是不加任何紋飾的漆器,宮廷用具常用此法。罩漆是在一色漆器或有紋飾的漆器上罩一層透明漆。明清宮殿中的寶座、屏風多用罩金髹。描漆包括用漆調色描繪及用油調色描繪的漆器。描金中最常見的是黑漆描金,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萬歷龍紋藥柜。堆漆以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黑漆云龍紋大柜為代表。填漆是用填陷的色漆,干后磨平的方法來裝飾漆器。雕填是自明代以來即廣泛使用,指用彩色花紋裝飾漆面,花紋之上還加熗金,是一種絢麗華美的漆器。它是明清漆器中數量較多的一種。明清的螺鈿器厚、薄并存。憹螺鈿至17世紀時有了進一步發展,鑲嵌更加細密如畫,還采用了金、銀片,如故宮博物院藏的嬰戲圖黑漆箱、黑漆書甲及魚龍海水長方盒等。犀皮是在漆面做出高低不平的地子,上面逐層刷不用色漆,最后磨平,形成一圈圈的色漆層次。剔紅是明清漆器中數量最多的一種,其做法是在胎骨上用多層朱漆積累到需要的厚度,再施雕刻。明初承元代肥碩圓潤的風格,宣德以后,堆漆漸薄,花紋漸蔬,至嘉靖時磨工少而棱角見,至萬歷時刻工細謹而拘斂。入清以后,日趨纖巧繁瑣。剔犀通稱“云雕”是在胎骨上用兩三種色彩有規律的逐層積累,然后剔刻幾何花紋。款彩是在漆面上刻花減地,而后著色,用來裝飾大而平的漆面,常見的實物是屏風和立柜。宮廷用具多用熗金,明魯王墓中發現的蓋頂云龍紋方箱是明初熗金的標準實例。百寶嵌是用各種珍貴材料如珊瑚、瑪瑙、琥珀、玉石等做成嵌件,鑲成五光十色的凸起花紋圖案,明代開始流行,清初達到高峰。
價格來源于網絡,僅供參考
2001年,香港佳士得一件明永樂剔紅牡丹花卉大圓盒以1287.3萬元成交,創下了當時中國漆器的拍賣紀錄2010年北京匡時春拍的一對御制雕漆剔紅“群仙祝壽”圖座屏以2240萬元成交2012年北京保利的春拍中,僅一件剔彩貨郎圖大捧盒,成交價達到了759萬元。價格來源網絡,僅供參考
你好,明清漆器價格還是不算貴的,之前我們有買過的,報價是1488元,感覺挺不錯的,很有古代風,真的很喜歡。
以上價格來源網絡,僅供參考